針灸輔助治療眼疾
![]() |
![]() |
![]() |
|||
針灸是一項傳統的治療方式。治療時,針灸師將針灸針瞬間刺入皮膚特定(稱之為睮穴) ,使受針者感覺到酸、麻、脹痛及瞬間尚可忍受的輕微刺痛(中醫稱之為得氣) ,以激發、調動其自身的調整功能,促使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來改善、糾正機體紊亂的功能狀態,使之趨於正常,從而達到治療疾病與恢復健康之目的。
資料充分表明,針灸總體上是安全的,極少有禁忌症或併發症。將針刺入皮膚是最常見的應用形式。可與皮下或肌肉注射相比較。儘管微乎其微,但針灸還是有潛在的風險存在,如極少數病人因極度緊張和饑餓狀態下會出現暈針;而對有關感染問題,則使用一次性針灸針具以預防感染,嚴格有微量出血或皮下瘀腫,, 一般6個小時內便可自行消散。
用現代科學的角度,針頭可能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 刺激和調節視覺傳導通路的活動
2. 促進和改善大腦和眼部的血流,包括脈絡血流
3. 免疫調節
4. 刺激視網膜神經生長因子
針灸受到西方國家的重視,開展多項研究,結果顯示 :
通過功能性核磁共振(MRI)可以證明中國古老的治療眼病的針灸穴位與西方醫學描述的腦視覺中樞有對應性,當刺激位於足外側,與視覺相關的針灸穴位時,功能性核磁共振可以觀察到枕葉視中樞有興奮現象。結果說明在針灸穴位與大腦特定區域間有相關性。這些研究也為應用針灸治療弱視和其他相關眼疾提供了依據。
2006年底開始,汕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開展的針灸治療弱視兒童項目有一定的進展,超過150個從3-12歲的弱視小朋友參加這個項目。
現有數據初步證明針灸對治療弱視有一定的效果。現在開展進一步研究,以瞭解中醫針灸結合西醫治療(戴眼鏡聯合遮蓋、近距精細訓練)是否比單純傳統西醫療法有進一步的效果。
初步研究發現︰
對3-6歲組,針灸作為輔助弱視治療能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1. 針灸帶來多1行,即~17%的額外視力提升空間;
2. 針灸使治癒率從單純戴鏡的14.6%提升至57.5%;
3. 療效能持續
對7-12歲組,針灸治療較遮眼效果為佳︰
1. 使視力有多0.4行(即6%)的提升空間;
2. 針灸使治癒率從單純戴鏡的30%提升至42.1%。
對於一些目前難以用常規療法治癒的眼疾,針灸或能為患者提供另一種治療的途徑。展望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可以為合適的病人提供針灸結合一般治療的療法,以取得更佳療效。可使用針灸輔助治療之眼疾包括︰
l 弱視
l 乾眼症
l 青光眼
l 虹膜發炎
l 黃斑手術後出現的視野盲點
l 眼角膜邊緣幹細胞缺損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果想知道治療你眼疾的最佳方法,最好的途徑是諮詢你的眼科醫生。
我們的地址是:香港中環畢打街1-3號中建大廈1515&
1518室 (中環地鐵站上,
G出口)